客户登录| 企业登录| 邮箱入口| 联系我们
· 中阅研究

孙建波:南北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于契约精神

来源:凤凰网财经   2019-07-08

最近,潍坊市委书记的“发展之问”,刷屏了。今年3月份,在对嘉兴、泉州、宁波、苏州、南通等五个南方城市进行考察学习后,潍坊市委书记惠新安发表了一篇万字演讲。惠新安直言:感觉我们跟人家不在一个时代。7月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网站转载了该文,题为《究竟该向南方学什么?——潍坊市委书记南方考察归来的“发展之问”》。这一讨论,上升为山东发展文化的讨论。日前,一篇题为《北方经济比南方究竟差在哪里?酒桌上的事,足以说明问题》的文章,道出了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差异。

2017年,我曾与林毅夫团队就东北经济发展模式有过一场争论。当时,林毅夫团队给吉林开了个药方,指导吉林从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循序渐进发展。我认为,东北在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拥有明显的优势,经济不活跃的根子在于东北的“发展文化”出了问题。产业选择上万万不可舍弃重工业和高科技领域的优势,“发展文化”的提升才是东北的当务之急。

南方与北方的差距,其实还是根植于区域土壤的“精神层面”的差距,表现的不仅仅是酒桌文化,而是思维方式——所有经济主体的思维方式。南北方商业行为的“背景逻辑”、“社会习俗”都完全不同。差距一两个时代,可以追;如果不在一个星球,恐怕要彻底改造才行。

思维方式,是根植于区域文化土壤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同样一个人,如果在南方,就会有南方思维,是一种入乡随俗,更是适应这个区域的精神土壤。我身边就有不少东北的企业家、山东的企业家,不用喝酒,甚至都不用计较饭桌礼仪,有需要合作的事情,微信打个招呼就可以。但他们一旦回到东北,回到山东,做事方式就变了,他们的说法是:“没办法,那边的人都这样,不这样不行。”这样看来,不在一个星球,企业家到了哪个星球,就按照那个星球的规矩办事。一个好的企业家,到了坏的星球,也自然融入了坏的制度土壤,入乡随俗。

在《北方经济比南方究竟差在哪里?酒桌上的事,足以说明问题》的稿件中,一位网友“大山”说:在山东这样一个儒家文化发源地,对商人的标签都是“儒商”。不少地方都体现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市场主导?先看领导想让市场啥样子。改革创新?先看领导想创新啥。行不行全看一把手。而另一位网友“热心市民Mr庄”则说:山东的劣势在于政府部门规矩太多,管的太宽,手伸的太长。“衙门口”多,只拿自己当管理部门而不是服务部门。这就是和南方的差距。

以上两位网友,说的就是“精神土壤”。在北方很多地方,把等级观念、管制思想带到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例如,员工与公司之间,本质上是基于契约的合作关系,即便公司的集体荣誉感,也是基于契约而产生的,但在山东和东北,就变成了“君君臣臣”。员工对工作的正确想法,基本无法向上级传达,中高层领导对员工的诉求基本不会从业务逻辑的角度予以支持,而以“是否符合现有规章制度”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但凡业务逻辑需要突破制度的,现任领导一般不会去努力突破,而是以“制度原因”作为借口,拒绝把这些“业务逻辑”在管理中落实。当公司与员工之间丧失了基于业务逻辑的“契约”,而是从现有规章制度中寻找依据,这种思维自然也会延伸到员工处理自己的日常工作,对待客户,自然也不会先从业务逻辑思考问题,而是先从内部制度寻找依据。基本的业务契约的缺失,在商业社会中“本本主义”,凡事不从业务逻辑出发,而是从自己的公司内部制度找理由来搪塞业务对手。大概,这些都是北方企业的特色吧。

这种精神土壤,从政府到国有企业,然后蔓延到全社会。本该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碰到这样的精神土壤,也就入乡随俗了。从而演变为“办事就得找人”,为啥呢?找到合适的人了,就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制度依据”。一个事该办还是不该办,关键要看找到什么制度依据,而不是事情本身的内在逻辑。

缺失契约精神的区域土壤,产生的行为模式自然也是匪夷所思的。大约在2005年,我曾和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在东北某城市寻找临时售楼处。房东带我们看了房,告知面积和租金。我们测算了单位面积的租金水平,觉得还行。正式签约的时候,我们发现房产证面积少了近100平方。房东竟然说:“我们不谈面积,就这个地方这么多钱。”最后不得已,只好作罢。最近,我也与北方某企业有个合同在谈,具体合同条款,对方业务领导曾通过经办人传达了非常优厚的条件,待要具体落实时,却变成了非常苛刻的条件。我将有关条款逐一列表,逐一分析正常的市场条件,希望能与对方就这些条款逐一商谈。得到的答复是:“不要这样一个一个列出来,太生硬,让领导感觉不好,容易谈崩。”本该是高效率的条款谈判方式,再次退化为“当面再聊”。我就会想,当面谈的时候,拿什么文件作为商谈的“基础文件”呢?可能还是无法就具体条款形成明确意见。然后就这样一轮一轮“打太极”。

在北方,把“契约”和“明确的条款”看作是不给领导面子,看作是生硬,看作是没有感情的行为。酒桌上拍胸脯,饭桌上给条件,抛开合同谈合作感情,可能就是北方的“商业土壤”吧。这个土壤,要想变,何其难!契约精神,是基于业务逻辑的主动开拓的精神,是为了发展寻求稳定预期的规则精神。但在北方很多地方,君君臣臣的等级、爽朗豪气的承诺、决策者的面子,代替了本该清晰的合约条款。要改变这一状况,仍然任重道远。

http://finance.ifeng.com/c/7o8zWTDwIBk

风险提示:本资料仅为服务信息,不构成对于投资者的实质性建议或承诺,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资料中全部内容均为截止发布日的信息,如有变更,请以最新信息为准。基金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者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自行做出投资选择。


重要提示


在您访问本网站中的任何页面之前,请仔细阅读本重要提示,点击本页结尾处“我已知晓”,即表明您已阅读同意接受以下条款与条件,并确认符合合格投资者条件。“本网站”指由中阅资本管理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发布的网站(www.cnvcap.com)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

1、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2、本公司遵守《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中阅资本及旗下基金产品。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私募投资基金的投资者应为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公司单只私募基金产品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同时,以下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您若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条件,欢迎您继续阅览本网站。

4、除非另有明确协议,否则本网站内容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或要约邀请,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本网站介绍的信息和资料并非旨在提供任何形式的建议。本网站所提供的产品、信息和服务并不是针对所有国家和地区,您应自行负责查证您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是否允许您浏览本网站或使用有关服务。

5、本公司认为本网站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可靠,但本公司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转载和发布本网站内的任何信息。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您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中阅资本管理股份公司

版权所有 © 中阅资本管理股份公司 备案号 京ICP备19037092号-2